科普宣教

【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不是你以为的太阳照到桌台左边的¼角

2021-03-03 14:41:44   来源:    阅读:17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目光澄亮,却不愿意跟别人对视,听力灵敏,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语言发育正常,却几乎不愿跟人说上一句话,他们被称为落入人间的“来自星星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心。他们是——“孤独症”患者。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学术全名称为孤独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为4:1。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是生物-社会-心理等多个原因导致,目前认为该病与遗传、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并发症以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走进早期“来自星星的你”孤独症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对于患儿的康复十分关键和重要。孤独症患儿一般在3岁前起病,其中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出现孤独症的症状
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滞后或倒退的现象,并开始逐渐出现孤独症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困难、交流困难,活动及兴趣范围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等。
    一、社会交往方面
    1.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及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2.缺乏与父母之间的安全性依恋关系,对陌生人缺乏应有的恐惧。
    3.缺乏与人接触时的目光接触,缺乏与同龄人玩耍的兴趣,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二、语言发育及交流方面
     1.语言发育迟缓或没有言语发育。患儿常常表现为说话较晚,语言进步慢,甚至部分患儿终生无语言。
     2.语言形式、内容、语调异常。如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
    三、行为方式方面
     1.感兴趣的物件常与众不同。
     2.会反复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坚持走一条固定路线,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绝换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
     3.对人和动物缺乏兴趣,但对非生命物品,如瓶子、盒子、绳子等特别依赖,如被拿走会焦虑不安。
    四、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越小,神经发育的可塑性越强,因此,父母对孩子要细心观察,掌握孩子生长发育情况、语言能力、行为方式和特点等,若怀疑为孤独症,应及早就医,早治疗早预防。坚持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心理和药物结合治疗可帮助孤独症患儿改善烦躁不安的情绪和身体的不适,但目前该病无特效药,康复训练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享“瘦”生活】今冬选对减肥方法,来年瘦成一道“闪电”
下一篇:【子宫健康】 影响女人一生的子宫,我们该如何守护它?